离谱!谢霆锋演唱会门票炒到17万,这钱花得冤不冤
时隔20年再开唱,粉丝们等得望眼欲穿,有人说:“从学生等到当爸妈,就想现场听他唱一句,圆青春的梦。”这种对青春的怀念,让大家愿意为一张门票掏空钱包。
时隔20年再开唱,粉丝们等得望眼欲穿,有人说:“从学生等到当爸妈,就想现场听他唱一句,圆青春的梦。”这种对青春的怀念,让大家愿意为一张门票掏空钱包。
最近,谢霆锋的一场演唱会门票被炒至天价,不仅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,更将这位曾经的偶像推向了风口浪尖,成为了一场关于情怀、价值与明星身份的深刻探讨。
"刚把买房首付转给黄牛,现在看着银行卡余额直哆嗦。"深圳某广告公司策划林雨欣在粉丝群里发完这条消息,手机屏幕映出她略显苍白的脸。这位32岁的"锋迷"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省吃俭用三年攒下的17万,没变成房产证上的名字,却成了黄牛微信里的一串数字。更魔幻的是,像她这
周杰伦的演唱会一直以来都是歌迷们追逐的焦点。然而,最近出现的一种“大屏票”现象引发了广泛讨论。所谓“大屏票”,是指观众即使坐在看台上,也无法直接看到舞台,只能通过观看大屏幕来感受演唱会的氛围。这种票务安排引发了诸多争议,观众们纷纷质疑:花800元买一张只能看大
5万座的主场馆座无虚席,门票开售即“秒没”,黄牛票最高炒至17万人民币。
2005年4月,最火爆的演唱会莫过于谢霆锋的演唱会了,距离他上次开演唱会至今20年了。就是当年那些人说了不成熟,这一等就让全世界的锋迷等了20的年演唱会终于来了。
众所周知,4月25日,是谢霆锋在启德演唱会的第二场,气氛依然像前一日一样高涨,高朋满座,作为童年时代的偶像,谢霆锋曾带来了很多经典曲目,如今演唱会票房大卖,价格最高的票被黄牛炒到了17万,门票有价无市,众人哄抢,热度无疑是空前绝后。
哥不在江湖,江湖一直有哥的传说。虽然谢霆锋近年来鲜少露面,但是网上对谢霆锋的私生活热议一直沸沸扬扬,从未停止,特别是他和王菲以及张柏芝三人之间的情感问题。
谢霆锋暌违20年的演唱会,简直火爆到离谱!“Evolution Nic Live”演唱会开票秒空,平台预约人数突破百万 ,粉丝们为了抢票那是使出浑身解数,结果呢?全成了陪跑!
谢霆锋作为华语乐坛备受瞩目的巨星,其演唱会一直以来都备受歌迷们的热烈期待和追捧。然而,令人震惊的是,这次谢霆锋演唱会的门票竟然被疯狂炒到了 17 万元的高价。
此前谢霆锋透露:卖烤肠4年卖了15亿元。谢霆锋演唱会门票价格飙升,一张票竟炒至17万人民币。2025年4月,谢霆锋的"进化"演唱会在香港启德体育园举办,门票开售后迅速售罄,预约人数突破100万。
44岁的谢霆锋黑色体恤配牛仔裤,素颜,依旧帅爆了,感觉这么多年他都没有变,谢霆锋全程都没有换衣服,也没有邀请嘉宾,就一个人,唱完全程,可谓是诚意满满,就问你哪个明星能做到这一点?
17万一张演唱会门票刺痛了谁?2025年4月,一则谢霆锋演唱会门票炒至17万的消息像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。这不仅是一场演唱会门票价格的飙升,更是当代粉丝文化、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心理的一个缩影。
4月25 - 26日,谢霆锋“Evolution Nic Live”演唱会将在香港启德体育园举办。此次是他自2005年后时隔20年再度开个唱,消息一经官宣,开票前平台预约人数就突破了100万。
谢霆锋官宣演唱会的视频你们看了吗?整整二十年了。二零零五年他唱着黄种人宣布暂别乐坛,二零二五年他带着进化演唱会杀回来了。据说黄牛把一千三百八十的票炒到十七万。谢霆锋的演唱会门票正在向你的支付宝余额发起冲。
2025 年 4 月 18 日,张杰「未・LIVE— 开往 1982」世界巡回演唱会北京站开票,短短 3 秒,门票便宣告售罄。这本该是一场属于歌迷与偶像的狂欢,然而,随后曝光的《乘风 2025》三十位姐姐的 “追星特权”,却让这场演唱会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
2025年5月30日至31日,王心凌 SUGAR HIGH 2.0 巡回演唱会将在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甜蜜开唱。这可把粉丝们激动坏了,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抢票。不过,这场演唱会的受众似乎有些 “偏向”,那就是众多总裁们也对其青睐有加,甚至有 “心凌男孩” 的
骗子声称与演唱会主办方、票务公司有内部关系,能够获取内部预留门票等特殊票源,或是帮忙直接录入购票信息,诱使歌迷转账购票。歌迷在未能确认对方身份真实性的情况下,生怕再次错失“良机”,匆匆付款,最终走向被骗的结局。
43岁的丁当在生日这天,开心宣布睽违10年重返台北小巨蛋开唱,也是她四度攻蛋开唱,由于她在2014年小巨蛋演唱会上曾摔落1.5公尺台下阶梯,又在2019年的超犀利趴上踩空跌落2公尺高的升降台,这次她开玩笑自嘲说:「再次摔下去,那是不可能的!」
骗子声称与演唱会主办方、票务公司有内部关系,能够获取内部预留门票等特殊票源,或是帮忙直接录入购票信息,诱使歌迷转账购票。歌迷在未能确认对方身份真实性的情况下,生怕再次错失“良机”,匆匆付款,最终走向被骗的结局。